甲骨名家
 
百年甲骨学
 


《甲骨文合集》简介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《甲骨文合集》简介

          中国殷墟甲骨的大型汇编。由郭沫若任主编,胡厚宣任总编辑,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《甲骨文合集》编辑组编纂。编辑工作从1960年正式开始。图版共13册,1979年10月起由中华书局出版,到1983年1月全部出齐。《甲骨文合集》内容包括中央研究院殷墟发掘所得及国内外收藏的甲骨和拓本,共选录41956片,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第一次发表的。在编辑过程中,进行了辨伪、去重、缀合等工作,使《甲骨文合集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发现甲骨的最丰富的结集。 
      《甲骨文合集》采用分期分类的编排方式,先将甲骨分为5期:第一期,武丁及其以前(组、子组、午组卜辞附于本期之后);第二期:祖庚、祖甲;第三期:廪辛、康丁;第四期:武乙、文丁;第五期:帝乙、帝辛。每期又依社会历史内容分为:阶级和国家、社会生产、思想文化、其他几大类21个小类,便于查检。
       《甲骨文合集》是郭沫若(1892—1978)主编的一部甲骨文集大成性的资料汇编。甲骨学家胡厚宣任总编辑,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《甲骨文合集》编辑工作组集体编辑,1978—1982年中华书局影印出版。此书选录80年来已著录和未著录的殷墟甲骨拓片、照片和摹本41956片,分装为13册,前12册是拓片及原骨照片,第13册为摹本。书前附有彩色图版8版、前历史研究所所长尹达及胡厚宣作序。甲骨文自1899年发现以来,已出土10余万片,本书是从中选出的精品。书中拓片的来源有二:(一)从已著录书中剪取;(二)重新墨拓。剪取书中拓片不清者,尽量由新拓换上以恢复原状。编辑时先剔除伪片,校出重复,缀合断片,然后分期分类编排。书中采用董作宾的五期分期标准,即第一期,武丁;第二期,祖庚、祖甲;第三期,廪辛、康丁;第四期,武乙、文丁;第五期,帝乙、帝辛。董作宾作为第四期的部分甲骨,即所称的启、子、午组,本书将其全部集中,附于第一期武丁甲骨之后。在13册中各期的分布是:第1—6册为第一期,第七册为第一期附,第8册为第二期,第9—10册前半为第三期,第10册后半—11册为第四期,第12册为第五期,第13册为摹本,摹本也按上述五期次第编排。每期甲骨按其主要内容,从社会史的角度进行分类,全书共分为4大类,21小类,其分法是:(一)阶级和国家:(1)奴隶和平民;(2)奴隶主贵族;(3)官吏;(4)军队、刑罚、监狱;(5)战争;(6)方域;(7)贡纳。(二)社会生产:(8)农业;(9)渔猎、畜牧;(10)手工业;(11)商业、交通。(三)思想文化:(12)天文、历法;(13)气象;(14)建筑;(15)疾病;(16)生育;(17) 鬼神崇拜;(18)祭祀;(19)吉凶梦幻;(20)卜法;(21)文字。 (四)其他。通过分期使每一片甲骨都可落实到它所在的王世,从而时代清楚,分类则使同时代内容相同的甲骨卜辞类集一起,以便于比较研究。但在一片甲骨上往往契刻有多条卜辞而内容不同,为保持甲骨的完整性不允许将拓片割裂分开著录,所以各类间的内容有不少彼此交叉的现象,致使其分类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而不能尽善。虽然如此,本书将甲骨文发现80年来,除《小屯南地甲骨》一书所收和后出的材料外,将现有甲骨文资料基本收齐,并经过辨伪、去重、断片缀合、分期、分类的科学整理,为今后甲骨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它的出版是解放后我国历史科学的重大成果之一。受到国内外学界的普遍重视。从1982年到1992年的11年中,已获古籍整理奖(1987年)、吴玉章奖特等奖(1987年)、首届全国优秀古籍整理图书奖特别奖(1992年)三次奖。甲骨文、古文字和古代社会的研究,也由此书的问世而更趋活跃。



 
 
 
Copyright 2011 囯际甲骨文艺术网版权所有   苏ICP备18022831号-1
电话:18351457689   邮编:211171   
通讯地址:中国·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3601号 南京晓庄学院 行知楼301室  网络支持:南京网站建设